优秀剧目

为您推荐

《苏堤春晓》

当前位置: 首页 > 优秀剧目 > 新创剧目 > 中华士兵 中华士兵

演出时间:6月22日——26日
演出地点:国家话剧院剧场
票价:380、280、180、100、50元
订票热线:4006-101-101(国话票务)
010-65276911(国话先锋票务)
400-610-3721(大麦票务)
在线购票         观看预告片
  • 剧情简介
  • 主创团队
  • 演员阵容
  • 背景介绍
  • 精彩点评

一尊中华儿女报国雪耻的动人群像

一幅中华民族几千年战胜苦难的壮丽缩影

一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深情颂歌

一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旗帜上的绚目异彩

1939年6月,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全面抗战已进行了两年。大半个中国已沦陷,山西境内的日寇一次次扑向中条山,企图由此越过黄河、长驱直入西北西南,占领全部中国国土。由陕西地方军为主组成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驻守黄河北岸,誓死保卫中条山、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半壁江山。

最艰苦的一场战役中,一群十六七岁、刚刚入伍的陕西“冷娃”,在完成牵制敌人任务、弹尽粮绝之后,“宁跳黄河死,不作亡国奴”,义无反顾地走向母亲河一一黄河。他们吹着唢呐、吼着秦腔,走向光荣的死亡……在欣然走向壮烈牺牲的过程中,每一个闪现心头的记忆,都在坚定着士兵们殉国耻的决心.

集结——“三秦无男丁”的关中大地,一群十六七岁的孩子争相投军,平凡的百姓为国家奉献自己的子孙……

离别——荷塘边,乡情乡音《杨家将》,即将出征的战士们与最爱最亲的人生离死别……

论生——大敌当前,每一位将士都在思考:忠与孝、生与死、耻辱与尊严……

赴死——黄河岸,将士们迎流而饮母亲河水,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后死碑”上,毅然走向血与火的战场……

百丈悬崖之上,一群年轻的中华士兵扑入黄河,走向永生……

一群年轻的生命倒下,一个曾被百年屈辱黯淡了精神的中华民族再一次站立起来……

出品人:周予援

监  制: 景小勇、王晓鹰、戈大立、罗大军、白雪峰

 

编    剧:冯  俐

导    演:查明哲

舞美设计:罗江涛(特邀)

灯光设计:邢  辛

作    曲:邹  野(特邀)

          薛天信(特邀)

服装设计:汪又绚

道具设计:袁良久

音响设计:周  涛

化妆设计:李红英

形体设计:赵  宇(特邀)

多媒体设计:包尔温(特邀)

副 导 演:查  查

舞台监督:张登宝

技术管理:李  淳

制作统筹:刘  梦

宣传统筹:乔宗玉

场    记:朱  芳

剧    务:韩明昊、王大卫

宋恩九⋯⋯⋯⋯⋯⋯何瑜

中国军官⋯⋯⋯⋯⋯徐卫

日本军官⋯⋯⋯⋯⋯宗平

黑大个⋯⋯⋯⋯⋯⋯翟小兴

井铭章⋯⋯⋯⋯⋯⋯王新

田文杞⋯⋯⋯⋯⋯⋯李梦男

陈淮靖⋯⋯⋯⋯⋯⋯邹一正

秦子选⋯⋯⋯⋯⋯⋯单冠朝

宋长安⋯⋯⋯⋯⋯⋯周澄奥

何振华⋯⋯⋯⋯⋯⋯张奕聪

田奉先⋯⋯⋯⋯⋯⋯董畅

李如坤⋯⋯⋯⋯⋯⋯杨君军

何老太太⋯⋯⋯⋯⋯刘丹

保长⋯⋯⋯⋯⋯⋯⋯李海浪

柳娥⋯⋯⋯⋯⋯⋯⋯李艳丽

宋妻⋯⋯⋯⋯⋯⋯⋯赵芮

田妻⋯⋯⋯⋯⋯⋯⋯吕静

环环⋯⋯⋯⋯⋯⋯⋯翟冠华

梅瑛⋯⋯⋯⋯⋯⋯⋯丁添

井妻⋯⋯⋯⋯⋯⋯⋯贺扬

集团军总司令⋯⋯⋯陈希光

96军钟军长⋯⋯⋯陈强

96军陈师长⋯⋯⋯王楠

38军赵军长⋯⋯⋯高发

47军李军长⋯⋯⋯吕毅

教导团郗团长⋯⋯⋯唐黎明

如坤父⋯⋯⋯⋯⋯⋯刘牧梅

王抗日⋯⋯⋯⋯⋯⋯高昂

张抗日⋯⋯⋯⋯⋯⋯韩明昊

李抗日⋯⋯⋯⋯⋯⋯张津赫

副官⋯⋯⋯⋯⋯⋯⋯程耀辉

王大卫、王广滨、李楠、宣依、卢倩文、卢茜、蔺泓诺、代高政、付强、孙思凡、王培宇、张文博、柴济州、黄朝阳、李双喜、李己亮、杨俊生共同饰演剧中黄河冷娃角色

一、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及演出,冯俐编剧,查明哲导演的原创大戏《中华士兵》于6月29日正式建组,这标志着国家话剧院2015重点剧目正式进入创作排练阶段。

《中华士兵》表现了中国全民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表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心同德、中华士兵尽忠报国、舍生雪耻的英雄群像。艺术地形象地表现了中国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该剧将于9月3日至6日“抗战纪念日”前后,配合全国的纪念活动在保利剧院首轮公演。

十年前遗憾 今朝定格《中华士兵》

建组会上,周予援院长深情感触道: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欧洲战场开始时,中国已经独自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8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时,中国已经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10年有余。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无数中华儿女与日寇浴血奋战长达14年之久。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英雄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用戏剧作品去铭记历史、铭记曾经的牺牲、铭记先烈,是国家话剧院的责任和担当。国家话剧院具有前瞻性地看见了这个故事中蕴藏着的中国人精神,提前着手创作,力争拿出一部可以体现出中国人筋骨和中国人温度的力作。

据查明哲导演介绍:十年前,他就开始了对于这样一个题材的找寻,终于定格在了2015年的《中华士兵》。2005年,国家话剧院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先后创排或是复演了包括《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在内的一批反战作品,这三部作品后来也被戏剧界称为查明哲导演的“战争三部曲”。而他本人也因为在这三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人性的深刻挖掘、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对残酷话题入木三分的准确把握和震撼心灵的深刻表达,而被称作“残酷导演”。当年,面对大家的祝贺,查明哲导演却非常遗憾地当众表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作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东方战场——中国的抗日战争,到目前没有一部中国的戏剧表达,这是作为中国戏剧人的巨大遗憾,我们欠着这样一份答卷。自那时起,他便一直在用心寻找这一题材的创作可能性。两年前,周予援院长来到国家话剧院,查明哲导演的想法得到了热情的支持。查明哲导演在更多的编剧朋友中广泛地寻问,直到编剧冯俐向他提供了来自三部长篇纪实、访谈录中的一个选题:在全面抗战最艰苦的前三年,一支地方部队为了阻止日军西进、保卫中国仅剩的半壁江山,在黄河边背水结阵,抗击日寇近三年,其间,相继两万多人牺牲,其中有至少上千位中国士兵在弹尽粮绝之时,宁跳黄河,不作俘虏,保全民族气节的故事。查明哲导演说:我们要讲述的是中华大地上可歌可泣的故事,我们要塑造的是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形象,我们要表现的是中华民族可歌可泣的精神。

前期后期合力 精心打造精品力作

《中华士兵》编剧冯俐在建组会上动情道:终于,这份沉甸甸的作业就要交给查明哲导演与中国戏剧“梦之队”——国家话剧院!这部戏阅读准备用了一年,写作用了一年,在与查明哲导演不断交流的过程中,前后七易其稿。三百多个夜晚,在百年民族史中,不断寻找几被风尘掩没却注定永不会被遗忘的真相和感动,不断感受着血泪交织的百年民族历史中无数次艰难痛苦屈辱耻辱勇气担当牺牲壮烈……钦佩周予授院长的胆识、钦佩查明哲导演的眼光,有百万英烈的精神激励和他们在天之灵的呼唤,有国家话剧院最优秀的创作团队的全力打造,这部作品一定会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纪念活动中发出属于中国人民的强音。

《中华士兵》汇集了何瑜、宗平、徐卫、李梦男、翟小兴等二十多位国家话剧院实力演员,将在舞台上塑造二十多个生动独特的民族英雄艺术形象。前期准备阶段,查明哲导演带领着舞美设计罗江涛等一干主创深入山西和陕西两省,寻访抗战老兵并于当地群众深入交谈、还前往故事发生地中条山实地感受风土人情、参观各种抗战纪念馆。在案头准备过程中,更是查阅大量资料、史料,力求在史诗结构、诗意表达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呈现历史的真实质感。
在建组会上,剧组还正式发布:次日将集合全部演员队伍奔赴陕西、山西两省,本着“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完成排练前的艺术采风。

二、编剧:冯俐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曾任中国煤矿文工团副团长)。

1983年开始在《丑小鸭》《北京文学》等杂志发表小说散文作品。1991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

独立编剧和参加编剧的影视代表作有《北京夏天》《穿越时空的爱恋》《等待绽放》《我爱我家》等近300集, 舞台剧代表作有《人跟人不一样》《好人丛飞》《在那遥远的地方》《六祖惠能》《木又寸》等。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 、意大利“皮兰•德娄艺术大奖”“文化部精品剧目展演优秀作品奖、优秀编剧奖”等。

担任2006、2007、2008、2009、2013年文化部春节晚会总撰稿。出版长篇小说《北京夏天》《影后胡蝶》、散文集《回头张望》。

童道明:有象征有写实,近50位演员无不全身心投入,形成舞台艺术的完整性。

丁涛:演出非常成功感人。强烈的査导风格大气张扬,浑然一体,堪称战争三部曲后的第四部。历史阐释、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怀交融,构成要素复杂。希望将个体生命的独特价值与家国情怀融为一体,并有所超越。

谭霈生:此剧超越历史、超越政治,把抗战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整体问题,对民族抗日战争做一种反思,反思生命与尊严问题,是有意义的。第三幕《论生》对战争作纯理性的思考,仁义、忠孝等问题在一场戏里难于说清,投黄河这个行为是感性的,要给这些娃娃提供一个极限的情境,使他们自己的选择被观众所接受。

马也:此剧舞台立意最高远,体现了中华民族5000年的史诗,与真正的民族精神。有一个立体交响诗般的结构,难度太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情境还做得不够,要做到必然性、逻辑性、唯一性,即娃娃们不跳河就没别的路。不满意青年演员的表演。

岳建一:此剧在格致上还原了中华民族的本源精神,即大美精神,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底色,是一壁血肉浮雕;在格局上构成了挑战,知识分子尤其需要知道抗日的真相。中华民族的未来一定会走向和解,中国的本源文化一定会与西方优秀文化融合。

王蕴明:一首壮怀激烈的颂歌,一幅浓烈瑰丽的时代画卷。是査导风格的延续,又有延伸。在大统一小分散中,审美上不很满足:细节表现在舞台后区,听看不清。三条线如何拧得更紧?

黄维钧:在抗战剧几乎变成垃圾的情况下,敢这么写前所未有,只有国话有这个肩膀。目前面广、点散,情境化还不够,期待那最后一跳有更绝的场面化表现。

李宝群:50年来的抗战剧没写过国军,本身就是欠账。国家话剧院就是要写中国的历史,表现国家的精神,将这个担当进行到底。情境应再尖锐化,表演参差不齐需打磨。

尹晓东:超越战争的视角上升到精神价值和哲学意义,奇绝的戏剧结构。它应该成为常演剧,唤醒人们麻木的神经。

赓续华:此剧是破冰之举,显示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的自信与强大。它不应是一台仪式化与应景的戏,而是一部可作为传家宝的作品,需要精雕细刻,希望导演“惜墨”。

赵忱:血浓、情浓、才浓,在宏大叙事中完成了对人物的塑造。做些减法,让它在中国的戏剧舞台上走到它应有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