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园地 >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跟着党走,为人民服务——访导演艺术家张奇虹
2021年07月28日   发布者:王昊宸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512日,党委办公室联合离退人员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剧院传帮带艺术访谈活动,有幸邀请到“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张奇虹导演对话青年职工代表钟海清,讲述在党的领导下赴苏联学习戏剧导演艺术,归国后将所学应用于实践,探索创排民族话剧的如歌岁月,希望剧院青年一代能够怀着与老同志一样对党单纯忠诚的情感,在新的一百年为党做更多创造性工作,繁荣民族话剧,昌盛我们的国家。

张奇虹的哥哥是聂荣臻的秘书,很早就去了延安。在哥哥的影响下,张奇虹的姐姐、母亲都在做传递革命信息的工作。15岁的时候,张奇虹就跟着哥哥到了解放区,在张家口的华北联合大学政治班学习毛泽东论著、新民主主义等理论。从此,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融入了张奇虹的一生。

1946年国民党进攻,张奇虹跟着大部队从张家口撤出,一路行军,走了一个多月,到了冀中平原。老同志看到张奇虹个子瘦小,过河的时候就背她。可是张奇虹自尊心很强,不让背,蹬着脚,直到老同志说“掉河了,掉河了”,她才不敢动。在行军过程中,张奇虹跟着文工团学扭秧歌、打腰鼓,做宣传工作,唱革命的歌,演了《兄妹开荒》、《小姑贤》里的一些角色。张奇虹脚上磨了很多血泡,但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每个人发一个土豆,也并不觉得很饿。

有一天,老同志跟张奇虹谈话,问她想不想入党。张奇虹很激动,因为那时的党员并不多。“当时各方面表现得都很单纯,跟着党走,好好学习,听领导的话,还不到18岁吧,就被吸收入党了。虽然对党史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放人民。”

194881号,在孙维世团长的主持之下,张奇虹正式入党了。

1953年,舒强找张奇虹谈话,要把她送到苏联去学习。“当时很惊讶,很害怕,也很激动高兴,觉得能去苏联学习,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于是,在国内学了一年俄文,1954年张奇虹去了莫斯科,进了卢那察尔斯基戏剧学院。

考试之后,张奇虹的老师波波夫先生跟她说:“你不要学表演,你跟我学导演。”张奇虹吓坏了,“我怎么能当导演呢?我演戏也不多,都是演小戏,也没有排过戏。”但波波夫坚持自己的眼光,把张奇虹安排到导演班。就这样,张奇虹在苏联学习了导演专业。学习导演第一年,张奇虹的作业小品是《夜歌》,被选到苏联戏剧家协会参加表演。老师对张奇虹加大了栽培力度。张奇虹很努力,5年当中,导演和表演的成绩都是双优。

回国后,张奇虹回到中央戏剧学院,在导演系表演系任教。张奇虹排了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威尼斯商人》,都受到了欢迎。受到欢迎的根本原因,是她没有原封照搬外国的模式,而是更多吸收我们民族的、戏曲的特点。在《威尼斯商人》中的金银铅三个盒子,国外演出都是在桌子上,但张奇虹把它跟舞蹈化,变成三个女子举着盒子。这点很受曹禺先生的赞赏。

“我对中国民族话剧特别有感情,我的老师是全苏人民艺术家波波夫,回国之前就跟我们讲,你们在俄罗斯学习了5年的导表演,回国之后一定要把它与中国戏剧联系起来。”

1960,在给林兆华、王铁成的毕业剧目排《罗密欧与朱丽叶》“楼台会”中,张奇虹让朱丽叶从楼台上抛下几米长的白绸子,罗密欧拾起白绸子,单腿跪在地上吻绸子。“既有西洋的吻绸子,又有白绸子连接两个人的情感,表现力很强,当时周扬同志、李伯钊同志等专家都很赞赏。”

张奇虹在一篇文章提到“三合一”方法,即,向生活学习、向斯坦尼学习、向戏曲学习。焦菊隐是张奇虹很敬佩的老前辈,她发现焦菊隐的创作贴近生活,能够活生生的创造人物,完全是民族话剧的一个特点。“每一个导演都有他自己的审美观和他的艺术观,除了有共性之外,都有他自己的个性。我排的话剧《原野》也罢、《威尼斯商人》也罢,里面比较注重音乐性,画面在生活的基础上给予提高、给予美化,我的追求是这样。焦菊隐先生很注重生活,创造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很真实、很生活,观众很喜欢、我也很喜欢。但是在我排戏当中,可能赋予的音乐性和某些舞蹈性的东西比较多。”在《风雪夜归人》中,张奇虹选择了围巾,围巾象征两个人的感情,维系了两个人爱情的生命,给观众感觉到特殊的形象。

八十年代,张奇虹的瑞典朋友邀请她参加皇家剧院艺术节。她看了一些很有特点戏:舞台上的景很少,几乎没有景。而当时中国的话剧,一般都是把生活照搬在舞台上,缺乏艺术的凝练和美感。受此启发,张奇虹排练《火神与秋女》时,舞台上什么都没有。“我带着演员到西郊地方要几块木墩,因为这个主人翁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他手刻木雕,这是我赋予他的动作。我想塑造一个象征性的、浪漫性的,时尚的、现代的女神。”

1985年,中苏关系缓解了,张奇虹给自己的老师汇报排练情况。波波夫很高兴,病危中用录音带讲了一段话,鼓励张奇虹。一直到今天,张奇虹都很感谢她的苏联老师。

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里,张奇虹先后执导了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十二个月》《风雪夜归人》《原野》《火神与秋女》,歌剧《将军情》,戏曲《白燕迎春》等近80部戏剧。

2007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和文化部授予张奇虹同志“国家有突出贡献话剧艺术家”称号。20199月,文化和旅游部召开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颁奖大会,雒树刚部长亲自为中国国家话剧院获奖人员代表张奇虹颁发了纪念奖章。

张奇虹永远记住毛主席那句话——为人民服务。在她看来,做演员也罢,做导演也罢,做老师也罢,不是为个人的名利,为了金钱而去工作,也从来没有感觉到有什么抱怨,就是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在剧院实践当中尽力排好每一台戏。

现在,张奇虹已经离休了很多年,跟剧院的年轻朋友们接触得很少,但是她把希望寄托于从事戏剧工作的年轻同志们,希望他们能创造出好的作品,能够演出当代老百姓喜欢的戏剧,能够反映出我党当今的声音,使正能量发挥在观众的心灵当中。

“为党的百岁生日送上祝福,我很激动,因为共产党不容易,从它的历史井冈山,到长征、到全国解放、到今天,充分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正确的、光荣的、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这100周年是很不容易的,坎坎坷坷过来。我一直很自豪,也很骄傲。我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做了一些工作。由衷地祝福我们中国共产党。希望我们年轻的朋友们,能够对党有着深的认识、有着深入的感情,能够跟着党走,能够多做一些为党创造性的工作,使我们国家发展、繁荣、昌盛。”

文:钟海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