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北京晚报:话剧《直播开国大典》背后的故事 跨越72年的电波
2021年10月19日   发布者:王昊宸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主席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天安门广场的声音通过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发出,传向全国的城市乡村,远达海外,传入亿万人的耳中。这段电波见证了一个国家的诞生,也将中国与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72年过去,今年10月1日至7日,由国家大剧院委约创作,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的原创话剧《直播开国大典》还原了这段为筹备直播开国大典而展开的“天字号”任务,首次将在开国大典上承担实况转播任务的幕后电台故事搬上了舞台。

开国大典上使用的“九头鸟”扩音器 TAKEFOTO供图

开国大典现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在史实与艺术之间

1948年12月17日夜,距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村40公里的井陉县,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编辑杨兆麟在睡梦中被人推醒了:“明天早晨起来就打铺盖卷,到西柏坡集合,准备到北平去。”男播音员齐越也被播音组长孟启予叫醒:“廖承志社长来电话派你和刘涵、吴影打前站到北平去,参加接管电台工作!”

到了西柏坡,杨兆麟看到“廖承志、范长江、梅益、徐迈进等同志都来了。奉命出发的还有新华社几个部门和人民日报社的同志”。他们的任务是到北平去接管国民党的报社、通讯社和广播电台。

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同志接收后的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改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7日又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时任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出任首任台长。1949年8月,廖承志接到了一个命名为“天字号”的绝密任务——全过程、同时段、同步骤,向全世界实况转播开国大典。

有缘的是,中国国家话剧院前身之一,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首任院长也正是廖承志,今年又恰好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组建20周年,成立80周年,将这段“天字号”任务的历史故事搬上舞台,致敬那些为新中国成立事业作出贡献的平凡而伟大的人民,成为了国家话剧院理应接续的传统。

时光跨越70载。2019年,原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主持人罗兵向时任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的田沁鑫提起了开国大典的直播,虽然仅是寥寥数语,却勾起了她的兴趣,田沁鑫开始思索,那个年代,那么大的广场,怎么突破技术进行直播?

田沁鑫查阅了许多资料,又向无线电专家毕连柱、广播史专家史博华、党史专家王均伟请教,力求在史实与艺术呈现上找到平衡点。她带领编剧团队创作出卢海宇、赵英杰这两个亦敌亦友、并肩作战的“双雄”人物,又以杨兆麟、廖承志、播音员丁一岚、红军无线电事业的“鼻祖”王诤为原型,取其姓氏,重新创作了支线人物。在话剧开篇,主创便制造了一个虚化表达的心理时空,跳出现实,让众人面对观众,齐声说出“这样的一群人,将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重大事情——直播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上,出于保密的需要,当时仅有6名技术人员接到任务,并且不知道直播的内容和地点,一直称呼它“天字号任务”,仅从图纸上可以看出地点是一个古代建制的广场。

《直播开国大典》还通过历史细节的还原,为观众揭秘了一些背后的故事。当时,为了使整个天安门广场都能清楚地听到天安门城楼上主席台的声音,只有一个喇叭的普通扩音机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主席台中央安设了灵敏度较高的大理石炭质话筒,城楼两侧安装了美式“九头鸟”扩音喇叭。可鲜有人知的是,这些喇叭也不完全是“外国货”,当年众人将存于北大仓库里的喇叭找出,却发现有的喇叭不响,随后他们根据原理,召集百名工人制作、焊接了喇叭。

除此之外,为了在剧中加入谍战的商业元素,主创还将北平存在诸多特务的史实虚构嫁接到了广播电台内部,让国统区和解放区的两派人员在一起互相猜疑,在剧中,特务试图找到开国大典的举办时间与地点,增加了紧张气氛,是一次对史实的艺术处理。

其实在历史上,开国大典的地点,很长时间都未能确定下来,被反复论证的有两套阅兵方案:选在市中心的天安门广场和选在市郊的西苑机场,两套方案各有利弊。天安门广场在市中心,如果选在此处,当日的城市交通至少要中断四个小时,而且当时的长安街远没有现在这么宽阔,只能横排通过步兵十二路纵队、骑兵三路纵队和装甲车二路纵队。而西苑机场位于市郊,没有阻碍交通的后顾之忧,还有宽阔的机场跑道和已经成功举办过阅兵仪式的经验:1949年3月25日,华北军区为欢迎党中央、毛泽东进入北平,举行了由一万人观看的阅兵仪式。

经过反复权衡,党中央领导最终还是决定在天安门前举行大典。

话剧《直播开国大典》剧照,舞台呈现出话剧与电影结合的复合式表现空间。田雨峰摄

写意传承与技术革新

如果说剧中角色的难题在于技术攻关,在话剧《直播开国大典》为期一个月的排练过程中,最大的难题和创新也是技术——影视化即时拍摄与戏剧舞台的融合。

2017年,田沁鑫在排演讲述田汉先生一生的话剧《狂飙》时便尝试了即时拍摄。因为田汉是在中国最早放映苏联电影《战舰波将金号》的人,是他让中国观众首次领略到“蒙太奇”的魅力,为了向这位伟大的剧作家致敬,田沁鑫在《狂飙》中运用8台摄像机进行无线传输拍摄,彼时,德国的戏剧同行也只是做到了用6台摄像机有线传输。通过即时拍摄、实时投影,戏剧舞台会呈现出复合式表现空间,如同同时上演话剧和电影。

在综艺《故事里的中国》《典籍里的中国》与建党百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中,田沁鑫都使用了即时拍摄,演员张桐、吴樾、陶虹、吴彼、刘威、苏青都曾与之合作,“冲着田院来的”也成为了几位演员共同参演《直播开国大典》的目的。

即时拍摄最担心的是信号问题,一旦信号掉落,屏幕就会出现彩屏色条,在《伟大征程》演出的前期排练过程中,传输线被上百名舞蹈演员在上下场时不慎踩断以致信号中断、出现黑屏是常有的事。如何保证在超大广场即时拍摄的万无一失?是用有线还是无线?怎样处理延时?在无数个通宵的训练、校准后,摄像师们选择了背上5G背包,配合导播台,最终确保了演出的万无一失。

从盛夏的鸟巢国家体育场,再到初秋细雨的排练场,田沁鑫将即时拍摄这一创新理念延续了下来,把以前只有进剧场才能看到的舞台剧,有机地跟影视视频衔接起来。我们能够看到,舞台上出现的多位摄像师,将演员的面部特写、手表、图纸、证件都放大投影到了剧场的屏幕上。当剧中的卢海宇与赵英杰重逢时,二人突然进入回忆的心理时空,舞台后区立刻投影出了多年前二人在重庆码头时的场景,宛如电影的闪回画面,瞬间让观众进入情境。

传承了中国写意的精神,又将科技与艺术结合,探索越来越深入的空间、时间的构成关系,形成新的表达形式,那一刻,戏中的广播事业人员与戏外的演职人员形成了一种奇妙的“互文”——用科研精神,为了同一个目标,拧成一股绳,进行一次充满信念感的尝试。

补白:实况直播中也有预制的录音

1949年10月1日早晨,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播出预告:“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及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决定转播今天下午3点钟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祝大会实况。”喜讯立即传遍了全国。

播音的话筒原本设在城楼走廊的最西端,但由于参加观礼的人很多,一直排到了走廊的东西两端,所以记者们只好把话筒移到城楼两侧的平台上。

下午3点钟,庆典准时开始,毛泽东主席以洪亮的声音庄严宣告:“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整个广场欢声雷动,通过无线电波,传播到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并且远达海外。千千万万的人民聚集在收音机和高音喇叭周围,聆听着来自首都的声音,热烈庆祝新的历史时刻的到来。

阅兵式开始后,朱德总司令和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站在检阅车上,先检阅了排列在广场上的部队,随即驶向东长安街。这时,机房里开始播放事前制作好的录音,等检阅车和指挥车回到广场,恰好准时播放完录音,又接上了现场的音响。那一段录音不如现场的音响那么清晰,因为事前的录音把检阅车的马达声也录了进来,在技术上无法避免。好在,当时的听众处于兴奋状态中,并没有苛求和挑剔,甚至根本不知道当时那一段其实是在播放录音。

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1950年4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不仅用普通话广播,而且先后有了广州话、厦门话、潮州话和客家话广播,以及英语、日语、朝鲜语、越南语、缅甸语、泰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广播。从长城内外到南海之滨,从天山脚下到青藏高原,各地人民广播电台纷纷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网已初具规模。

来源:北京晚报  文:刘梦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