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视角 媒体视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从《红色的起点》出发,我们去看话剧中的青春党史
2021年06月15日   发布者:王昊宸

中共一大会址、老渔阳里2号、新渔阳里6号……观众仿佛置身于大学的课堂、会议的大厅、南湖小船的船舱中,成为历史的旁观者。一个个建党前后的历史故事,鲜活还原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田沁鑫任总导演、罗兰任导演的话剧《红色的起点》,将于6月30日上演。

《红色的起点》剧照

《红色的起点》讲述了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开天辟地”的故事。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话剧院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演出季”,也将抵达第一轮演出高潮。

本次演出季中,《红色的起点》《三湾,那一夜》《最后的电波》《寻找小说家的战士》《谷文昌》《兵者,国之大事》《英雄时代》等7部剧目参与演出,从中共一大一直讲到新时代,串起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的时间轴线。

80后导演罗兰介绍,《红色的起点》根据著名作家叶永烈的同名长篇报告文学改编,原著大多是线性叙事,按照时间来讲共产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进程,为了让改编后的作品更加富有情节感,《红色的起点》选择了几个关键的历史时间节点作为整个作品的节奏节点,以此来调动故事的情节起伏。

剧中的故事绝大部分都有史可考,刚开始排练时,演员们并不十分清楚这段历史,于是,每天的排练就成了党史课,一边“上课”,一边排练。编剧不仅把剧中故事讲清楚,还把前因后果都明明白白地告诉年轻人。

《红色的起点》中的青年演员们

《红色的起点》演员的平均年龄在二十三四岁,最小的演员今年才将本科毕业,“演员都很年轻,与剧中人物年纪相仿”。为什么选择这些刚出校园的年轻演员?罗兰解释:“没有选舞台经验更丰富的成熟演员,也没有选人物形象更贴近的特型演员,因为我们更看重的是青年的冲动和激情,剧中人物想改变当时社会的那种理想和力量,与今天的青年是相通的,这种精神面貌更为难能可贵。”

罗兰讲到一个细节,在包括影视剧、舞台剧在内的很多文艺作品中,李大钊的形象都是带胡子的,但在《红色的起点》中的李大钊,年轻的演员并没有特别粘上胡子,“不求形似,但求精气神”。

年轻导演、年轻演员,讲的是那个年代年轻人的故事,更希望的是让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来看。

《三湾,那一夜》讲的是著名的“三湾改编”,剧情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开会,但编剧王宝社坚持,这是一部“热血青春偶像剧”,就是要写给90后、00后看的,“说年轻人不爱看主旋律,一定是讲故事的人没做好”。

王宝社是这样描述这部戏的:90多年前,一个会议决定了22年后的胜利。与会者都很年轻:主持人34岁、师长29岁、团长23岁、营长26岁、战士21岁……正面人物燃,反派也燃——28岁的师长,黄埔军校毕业生,只是路线不同,胸怀目标都是一致的。

王宝社说,一个“创业公司”刚经历失败,5000人只剩下不足1000人,还是一盘散沙,开了一夜会,突然就变成了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你想知道懦夫一夜之间变成勇士的故事吗,想知道的话,就来看戏吧”。

查文浩最近很忙,这个在《觉醒年代》中饰演邓中夏的90后演员,另一个“斜杠”身份是中国国家话剧院的青年导演,他最新的执导作品《最后的电波》,正在紧张地创排中。

话剧《最后的电波》改编自著名作家季宇的同名中篇小说,讲述了皖南事变后,蛰伏在白马山上的新四军某部,在年轻团长顾少宾的带领下,一边勇敢地躲避日伪的合围,一边巧妙地利用平民发报员李安本联络江北军部,在不懈的努力与不灭的希望中,最终与大部队会和、顺利突围。

查文浩说,《最后的电波》以李安本为主要视角,不同于以往战争题材中训练有素的英雄形象,这是一个贪图小便宜、缺乏集体意识的普通人,与新四军的战士们比起来,他有点世俗、油滑、贪婪、懒散,甚至有点无赖……可以说是一身毛病。但当他被带上山后,逐渐被感化,成为一名有责任担当和牺牲精神的人,成为一名有信仰的战士。

在创作过程中,查文浩与编剧商量,在剧本中加入当代线,让两代人穿越时空对话。“新中国成立后,李安本感到愧对当年牺牲的战友,故意隐瞒自己当年的事迹。而当他的子孙们在对过往历史的追溯中,逐渐认识到李安本的人性光辉,多年嫌隙的父子关系也由此愈合。”查文浩说,“相对于以往对牺牲的正面近景描绘,这种处理方式更能衬托出人生的况味。”

剧中反复唱起《东征之歌》,不断响起电波之音,寄托着主人公对人生、梦想和信仰的定义。查文浩说:“在这个普遍追求‘快’与‘变’的时代,我们想要通过这个故事,抚摸那些永恒不变的、最朴素的东西——对和平的渴望、对人道的坚持、对情义的守诺、对生命的赞许,触底黑暗却向往光明、身陷囹圄仍坚守信仰。”

在这些讲述党史的话剧中,英雄还原为普通人,历史衔接当下,我们希望通过话剧,找到党史与今日青年、今天生活的共鸣。就像田沁鑫说的,“我们带着一群风华正茂的演员们,慢慢去触摸百年前革命先烈的初心,通过戏剧形式的探索,寻求与百年前的青年的气质和精神上的契合”。

那就从《红色的起点》出发,来看戏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作者:蒋肖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