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剧院动态 > 剧院新闻·创作演出 剧院新闻·创作演出

回望百年征程,红色星火燎原——中国国家话剧院“七·一”档推出话剧《红色的起点》
2021年06月17日   发布者:王昊宸

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华诞之日。百年革命历史,百年艰苦奋斗,百年砥砺前行!在这样庄严、光荣的日子里,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员会宣传部、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中国大戏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海戏剧学院青年话剧团联合演出的话剧《红色的起点》,以戏剧之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的重要指示精神,创造精品、讴歌初心、献礼百年!该剧将于6月30日至7月11日,在国家话剧院剧场演出10场。

发布会合影

话剧《红色的起点》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红色演出季”演出剧目,在“七一”档期隆重上演,旨在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坚定理想忠诚为国为民的初心使命。艺术工作者们以热忱的创作活力,在舞台上通过戏剧表达立体建构一堂生动的“党史课”,带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段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伟大历史时刻。

红色的初心:先锋的精神生生不息

院长田沁鑫作为《红色的起点》总导演接受视频采访(肆壹摄)

话剧《红色的起点》以叶永烈先生的长篇纪实作品《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为创作蓝本,编剧在忠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大胆打破了原著的线性叙事结构,选择了1919、1920、1921年这波澜壮阔的三年“大事记”,创新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诞生、发展及壮大的历史过程。

副院长白雪峰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是波澜壮阔的,同时也是曲折而坚实的。编剧团队的代表罗兵说:“中国的革命之路确确实实是一条红色之路,因为这其中充满了鲜血,充满了热情,充满了正义。”从《新青年》的“一枝独秀”,到“北李南陈”相约建党,再到《中国共产党宣言》《共产党》月刊等不断涌现,100年前的青年用他们的智慧和热血让全世界听见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声音,是每一位在黑暗现实中不愿被压迫、励志要救国的热血青年拉开了崭新的红色历史篇章,播下共产主义的种子,所以在话剧《红色的起点》中,角色的选择主要依托历史史实,选择影响事件进程的关键人物,而角色之间不分主次,关键角色则会用大段独白来还原经典历史场景。百年征途,星火燎原,如今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成为全世界党员人数最多的政党,一个世纪前的先行者们的精神理想将永远是先锋的旗帜,是红色的起点。话剧《红色的起点》也希望将建党百年的初心使命传递出来,感染现场的观众。

红色的挑战:从46万字小说到2小时的话剧

这是一次对导演、演员史无前例的考验,如何将46万字的小说内容进行提炼?如何把人们熟知的历史人物演得真实鲜活?如何补缺隐藏在历史中的细节?如何用中国美学讲述中国故事?如何用当代的舞台艺术手法去展现一百年前的红色历史?

《红色的起点》导演罗兰

作为话剧《红色的起点》的总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表示:“创作要从原点出发。试图回到现场,带着询问与剧中人对话。”田沁鑫坚持国家级舞台艺术精品标准的创作要求,在遵循故事和历史环境真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守正创新。把人世阅历、点滴情怀化作人物和剧情,用戏剧的方式去感染台下观众。她表示:“叶永烈先生的著作为话剧《红色的起点》提供了大量珍贵史实与资料,为我们的戏剧改编提供了很好的历史素材,人物也不再只是历史书中的介绍,而是在舞台上有着生动表达的早期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一大代表’。人物有了更多的鲜活细节,以及自身的改变与成长。这会帮助观众更好地去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环境和必然生长的原因,感受百年前的中国,感受‘代表们’的所思所想,感受共产党的初心缘起,聚焦1921年,感受开天辟地的‘七一光芒’。”

《红色的起点》排练照


红色的延续:用当代的青春演绎历史的青春

此次主创团队云集了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导演罗兰联合舞美设计沈力、灯光设计王琦、温晓楠、多媒体设计胡天骥、电子音乐家孙大威、服装设计魏巍、造型设计江和平、形体设计许邺文等,凭借当代的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共同将这部红色题材剧目呈现出极富生命力的时代气息。舞台上演员们身穿黑色服装,十几把椅子将极简风格的写意式舞美设计体现得淋漓尽致,几何切割的舞台空间、十几块多媒体电子屏环形成的舞台背景、电子音乐等元素让话剧《红色的起点》真正成为当代年轻人与一百年前历史的一场隔空对话,成为一台立足当下的“红色经典”。

不仅如此,作品还大胆启用年轻演员,整个演员团队的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导演罗兰表示:“他们与参加中共一大的历史人物在年龄上是吻合的;他们每个人都充满了年轻人应该有的朝气蓬勃和青春热血。青春才有的直率和年轻人的单纯,是一百年前的年轻人和现在的年轻人所共通的特性。”力图让与剧中人物年龄相仿的演员们来展现历史故事的真实面貌,无疑是一种冒险,但也是百年后致敬这段光辉路程最好的方式,为此,在学习党史、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影像资料之外,演员们还接受了数周的形体训练和台词训练。外在的训练帮助演员们对身体有更好的掌控力,内在的学习则帮助演员们去了解人物背景、熟悉事件始末,与人物进行隔空对话,站在过去的角度看待历史事件,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对年轻演员们来说,也意味着一次巨大的精神成长与飞跃。剧中饰演李大钊的演员说:“我永远无法成为那么伟大的人,但很幸运能以这种方式与这位伟人产生交集,当他的行动和语言通过我的身体传达出来,我才明白他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才能叫做理想。”演员们都表示,演了这部剧后,更加体会到国家发展之不易,将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并肩负起青年人的使命。

6月30日,让我们走进剧场,去感受这跨越百年、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去感受当代审美与红色年代撞击出的壮丽色彩。

文:邓贝

摄影:王昊宸

相关推荐